北冰洋水母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北冰洋水母
这是普通的一天,在遥远的北冰洋深海处,
一只红色水母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周围的水母种类这么少呢?
妈妈回答:”因为我们处在北冰洋深海呀,如果往上游应该就可以遇到其他种类的水母了吧?“
- Crossota norvegica是海洋生物水母中的一种,因身体呈红色颜色而得名。红色水母长相最为迷人身体上长着飘飘扬扬、若有若无的红色丝线,细长的触手有致命毒液。加拿大盆地是北冰洋海域最深、勘探程度最少的地区。图中所示的水母是遥控潜水器在8530英尺(约合2600米)的海洋深处发现的,学名为Crossota norvegica。Crossota norvegica他们原产于奥苏米群岛。他们是食肉动物。无性繁殖。
- 于是红色水母离开妈妈去外面找朋友了,妈妈也觉得小孩可以在外面闯荡一番,妈妈:“要小心一点,记得回来吃晚饭呀!”
小红色水母游了好久好久,但是在一片黑暗中并没有找到小伙伴。
- 终于小红色水母在一片黑暗中找到了一点亮光,发现是鮟鱇鱼前辈,并上前打招呼。
- 游着游着,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道阴影。
- 他们遇到了一只非常大的水母!
红色水母找到了其他的水母!他们开心的聊了起来。
- 冥河水母,又名巨冥河水母,是巨型深海水母科的一个属。它是一个单一类型的单一物种。在过去的110年里,人们只看到过115次这种罕见的水母,但相信它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它被认为是深海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无脊椎食肉动物之一。从其拉丁学名翻译可以译为冥河水母。其属名是有两个词组成的,前者stygio在古希腊语中有“被水环绕的地下世界”的意思,其词源styx译为斯提克斯,是希腊神话中通往冥界的九条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掌管着斯提克斯的女神的名字,而英语中stygian则直译为冥河。属名的后半部分medusa则是指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蛇发女妖美杜莎,不过在英语中此词语也可代指水母。
- gigantea为种名,拉丁文中有花瓣的意思。所以将这种水母的名称译为冥河水母最为贴切。冥河水母是一种深海生活的大型水母,已知的最大个体伞径约为1.4米,体长(包括触手)达11米。这种水母的伞缘没有触手,但在嘴的周围有四条十分发达的口腕。伞缘的褶皱很多,伞下的纵肌很发达。这种水母也十分罕见,自一百多年前发现以来,人类只在大洋中发现过这种水母114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关于这种水母的生活习性的研究十分欠缺,只知道这种水母主要生活在500到2000米左右的深海,而且其分布较广,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都有发现。
- 听完小红色水母的来意,鮟鱇鱼感慨的说起自己在深海多年的所闻,听其他可以去浅海区的伙伴们说,浅海区非常的明亮,而且有非常的种类的生物,可以遇到很多朋友,有机会的话可以游到海面,可以看见美丽的星空。
- 鮟鱇鱼给了小红色水母一个头盔说:“这是以前人类留下的东西,有了它你就可以到浅海区啦,可惜这太小了,我头太大了用不了,给你可就刚好合适。”
- 小红色水母向鮟鱇鱼和冥河水母告别,戴着头盔游向了浅海区。
- 听了鮟鱇鱼的话,小红水母更加向往浅海区,也更想见见其他的水母朋友了。
- 但是在上游的过程中,小红色水母遇到了鱼群,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鱼在一起活动,而且差点被卷了进去。
- 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只透明、泛着彩光的水母将小红色水母救了下来。
- 五彩透明水母:“你好我叫五彩透明水母,你叫什么名字呀?”红色水母:“谢谢你帮助我!我叫红色水母!”五彩透明水母:“不客气!”
- 中文学名五彩透明水母别 称Colored Transparent jellyfish二名法Sminthea arctica界动物界门腔肠动物门分布区域北极海洋特 点身体透明呈五彩颜色五彩透明水母(All colors transparent jellyfish ;Colored Transparent科学家在2009年12月的声明中介绍,Smintheaarctica(摄于2005年)是在北冰洋发现的最常见的水母。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网站称,科学家计划在气候变暖和冰山融化显著改变北冰洋环境以前,对这片海域尚未探测的区域展开深入调查。
- 听完红色水母的来意,五彩透明水母热情的拉着他去找其他的伙伴。
- 但是没有想到马上就碰到了。
- 听完红色水母的来意,被撞到的水母也开始自我介绍。
- 黑武士水母黑武士水母,是一种深海剧毒水母,因长相像《星球大战》的黑武士而得名。水母界门 刺胞动物门黑武士水母生活在北极海域,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水母,其长有四条触须。在游动时,黑武士水母会把其带毒的触须向前探出,以捕猎食物。这种蓝色小水母生活在北冰洋水下1400米到2000米之间。 科学家在2009年12月表示,他们从2002年的标本中发现了一个常见的水母种类——学名narcomedusa的新物种,并在2005年又确认了数百个,图中所示便是在2005年发现的。蒙特瑞半岛学院生物学家拉斯科夫表示,科学家在如此常见的水母群中发现新的种类,表明我们对北极的了解是多么有限。他补充说,水母是地球上科学家了解最少的动物之一:“在动物世界,它们看上去就像"外星人"。”
- 在他们愉快的交流的时候,红色水母发现了另一个看起来很像水母的朋友。
- 但是她说自己其实并不是水母,只不过是有相似的地方罢了。
- 中文学名深海管水母拉丁学名Marrus orthocanna最近,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深海管水母。这种深海管水母是水母的一种近亲,它们会产生红光诱捕猎物。这一新发现的物种尚未命名。与其他的管水母一样,新物种也是一种超个体。这种所谓的超个体由许多高度专业化的结构发育而成,这些结构也被称为游动孢子。每一个游动孢子完成不同的功能,比如摄取食物和繁殖等。这种深海管水母负责摄取食物的游动孢子采用发自触角尖端的独特红光引诱猎物上当。某些鱼类面对这种红光诱饵可能会上当。触角尖端包含有一个发光器官,这种器官主要负责产生红光。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科学家史蒂夫-哈多克认为,这种诱饵适用于深海捕食,因为那里的食物稀缺,鱼类更少。
- 虽然已经遇到了非常多的新朋友,但是红色水母还是想趁这个机会看看天空,于是他向大家告别,并约好以后也要一起玩。
- 在向上游了非常久后,红色水母终于遇到了其他的水母。
- 但是他实在是太大了,红色水母差点被缠住
- 狮鬃水母(学名:Cyanea capillata)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母之一,其伞形躯体可达两米,触手有八组,最多有150条,可长逾35米。它主要生长于较冷的海域,生活在海面以下20米到40米的区域之间,那里水温保持恒定。包括北极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海域,极少生长在低于北纬四十二度的地区。在澳洲、新西兰海域也有类似种类的水母。狮鬃水母是一种能致人死亡的生物,触须伸展后可长达数米,用以捕捉食物和防御敌害。。狮鬃水母因它嘴的周围有橙黄色的触手像鬃毛般飘逸而得名。其伞形躯体可达2米,重量200-400公斤,触手有八组,最多有150条,可长逾35米,用以捕捉食物和防御敌害。其颜色随年龄变化,由红变粉。狮鬃水母是一种能致人死亡的生物,不过很少在人类出入的地方活动。它触须上的刺细胞内有毒针和内装毒液的囊可以在水母缠住人的时候划伤人的皮肤,毒液进入人的体内,而迅速麻痹死亡。
狮鬃水母听了红色水母的来意,决定帮他一把,让他顺利的看到天空。
-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红色水母见到了天空,看到了星星。
- 与狮鬃水母聊了许久后,红色水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便与狮鬃水母道别。
-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红色水母顺利的回到了家,和妈妈说起了这次旅途的所见所闻。
- 结束了!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