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凯哥
发布时间:2020-02-03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导读:
    一、特定场所防控指南
    1.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2.公共场所防控指南
    3.居家隔离防控指南
    4.办公场所防控指南
    二、专家建议
    1.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 权威!国家卫健委发布首个新冠病毒防控指南!
                               
  •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包括飞机、公交、地铁、火车等)
    1.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2.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3.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4.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5.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6.做好司乘人员的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足够休息。
  • 公共场所防控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1.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 居家隔离防控指南
    1.居住空间安排(1)可疑症状者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拒绝一切探视。(2)家庭成员应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至少保持1米距离,分床睡。可疑症状者应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共用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
    2.照顾者安排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员照顾,这位家庭成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
    3.防止传播家庭成员与可疑症状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医用外科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
    4.污染物的处理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患者房间专用的垃圾袋里面,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
    5.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1)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2)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3)腹泻。(4)高烧超过39℃。(5)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
  • 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一、发热患者居家隔离的筛查建议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均可导致发热,但症状各有不同。如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以下情况建议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观察:
    1.症状轻微,体温低于38℃,无明显气短、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2.无严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及严重肥胖者。

  • 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二、居家发热患者的医学管理建议
    1.注意休息,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
    2.多饮温水,少饮冰凉饮料,保证脾胃功能正常。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4.必须严格正确佩戴口罩,与家人分餐,与家人保持距离1.5米以上。
    5.怕冷明显者,可以选用具有解热散寒类的中成药。
    6.怕冷、发热、肌肉酸痛、咳嗽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
    7.乏力倦怠,恶心、食欲下降、腹泻者,可选用具有化湿解表类中成药。
    8.发热伴有咽痛明显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功能类中成药。
    9.发热伴有大便不畅者,可加用具有通腑泻热类制剂。
    10.体温升高,38.5℃以上,可采取温湿毛巾或冰贴等物理降温措施,建议口服解热镇痛药,也可服用清热解毒药。
    以上具体药物可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推荐用药。


  • 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三、发热患者家庭防控措施
    1.建议居家隔离时间为7天。
    2.保持居室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可早、中、晚各通风半小时,通风时注意保暖。
    3.学会正确戴口罩、掌握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不要用手去捂)、勤洗手(不洗手不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和如厕后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4.避免聚会、聚餐,尽可能减少人群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
    5.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知晓自我隔离的方法,如单人、单房间隔离;如无条件,家庭成员和患者保持至少1.5米以上距离;随手关门,避免各个房间之间的空气对流;不要使用中央空调。
    6.前往医院就诊途中,所有人员均要佩戴口罩。
    7.发热病人使用过的口罩要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放入垃圾桶。

  • 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四、居家发热患者的主要症状监测
    1.密切观察体温,建议每天至少测量2次。
    2.是否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
    3.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是否加重。

    五、居家隔离中异常症状的处理建议
    1.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1)体温持续2小时以上不退。(2)如果出现胸闷、气短。
    2.若出现呼吸频率≥30次/分,伴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等表现,须拨打120,由急救医护人员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救治。
    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循证修订完善,各地区根据区域特点使用。
  • 居家(家长篇)
  • 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制作了多幅不同人群、不同场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系列海报电子模板。往下看↓↓↓
  • 居家(家长篇)
  • 居家(学生篇)
  • 居家(学生篇)
  • 居家(学生篇)
  • 居家(老人篇)
  • 居家(老人篇)
  • 出行(火车篇)
  • 出行(篇)
  • 出行(机场、公交篇)
  • 培训中心   制作
  • 看完赶紧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