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我为戒烟代言
- 0531
- 2021
-WORLDNOTOBACOCODAY-
- -世-界-无-烟-日-
- NO SMOKING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世-界-无-烟-日-
燃烧的不只是烟而是生命
·重金属
·一氧化碳
·尼古丁
·焦油
·悬浮颗粒
·亚硝胺
69种致癌物&7000多种化学物质
- -烟-草-危-害-
不/要/让/缭/绕/的/青/烟/带/走/家/人/朋/友/的/健/康
- 2017年: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 2018年:烟草和心脏病
- 2019年:烟草和肺部健康
- 2020年:保护青少年 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 2021年: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 2017年: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 -世-界-无-烟-日-主-题-
不/要/让/缭/绕/的/青/烟/带/走/家/人/朋/友/的/健/康
不/要/让/缭/绕/的/青/烟/带/走/家/人/朋/友/的/健/康
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1998年,在我国进行的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 -吸-烟-与-疾-病-
不/要/让/缭/绕/的/青/烟/带/走/家/人/朋/友/的/健/康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戒-烟-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