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青年,今朝我们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157****3425
发布时间:2021-04-27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20岁的他们,20岁的我们。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20岁的我们

  • 20岁的他们

  • 今朝我们

  • 指纹开屏

  •    岁月如歌,谱写着青春的日子,如今的中国是一条腾飞的巨龙,但很多人竟忘却了那美好的生活是你们用血与汗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我知道!是您和红军战士,是你们放弃了去享受那稍纵即逝的青春,那些绝美的年华,都与你们擦肩而过。你们把全部的一切,肉体,灵魂都奉献给了那饱含心酸但又气势恢宏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奉献给了连你们自己也不知何时是尽头的革命事业!

      长征开始时,您和彭绍辉指挥"少共国际师",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完成了掩护军委纵队的任务。

  • 您好!

  • 尊敬的萧华将军:

  • 致萧华将军的一封信

  • 线上云游

  •   到达陕北后,您又率部队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1936年2月,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英勇顽强,身负重伤。

      长征的路实在太长了。夏日,你们要顶着似火的骄阳前进,就算汗流浃背也不能停;冬天,寒风刺骨,就算脸被吹得又红又肿,就算跌倒了亦不能停。你们到底有多厉害,可以与自然抗衡吗?不,好多人因为缺少御寒的衣服而牺牲!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为什么把衣服都给了别人,自己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战士们,难道你们就不冷吗?你们也冷,但你们有着“以身许国,何事而不为”的精神,正因此,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动人心弦的故事!  


  • 线上云游

  • 曾海林

    2021年4月26日

  •   逝者如斯,到了1935年10月你们终于喜踏岷山雪,到达了陕北,此时的你们一定忘了饥饿,忘了辛苦,忘了思念,因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到头了!

      你们悲喜交加,我想,你们应该开怀大笑,因为你们战胜了一切,更因为家乡的亲人在等着你们!

      萧华将军和红军战士,我们以你们为荣,永远,永远!  

      此致

    敬礼!


  • 线上云游

  •   我是一名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遥远的距离。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毛主席曾称赞你是:“赣南人民运动的一面旗帜”,正所谓:“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已有丰功垂青史,犹存大节誉人民”,这次我想穿越时空与您对话。1918年秋,你邀了十多位学友和乡友,会集于兴国县城赤勘小学内,座谈教育救国。与会者都是热血青年,凭着书生意气,各抒己见,感慨不已。你经过一番筹划和思索提议说:“我们就取‘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意,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  

  • 您好!

  • 尊敬的陈奇涵将军:

  • 致陈奇涵将军的一封信


  • 线上云游

  •   创办一所‘忧道小学’,你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决定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取名“忧道小学”。大家怀着教育救国之心,为着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分子,为民权、自主、民生自由而奋斗。陈奇涵先生你在读中、小学的10余年间,正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新旧思潮急剧交锋的动荡时期。你深切认定,要使祖国外不受强虏欺侮,内不遭官僚压榨,就必须立志改革,发奋图强。于是,你产生了“教育救国”的念头。  

      1925年陈奇涵先生您加入了党,当时的兴国全县共有23万人口,以男女对半分,男丁不过11.5万,再掐头去尾,不计老幼弱残,8万多人参加红军,这几乎是全县倾巢参加红军了。  





  • 线上云游

  • 郭志军

    2021年4月26r

  •   兴国人民真了不起,此时朱毛红军因此得以在兴国站稳了脚跟。此后您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跟随毛主席走过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协助徐海东率部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在黄河击日寇,有力地拱卫了延安的安全;解放战争期间,任辽宁军区司令员,参与了攻占吉林、围困长春和辽沈战役;解放初期,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主持江西剿匪。

    你的立身严正,品行高洁,严于律己,严正家风,初心和风范值得后人学习,你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永远长存。

    此致

      敬礼!




  • 线上云游


  • 线上云游

  •       时光也许会冲淡记忆,岁月也许能改变山河,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群开天辟地、创造辉煌历史的一代战将。他们的理想、信念、品格和情操,将穿越时空,永远激励人们薪火传承,奋斗不息,成为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