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一天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木木
发布时间:2017-06-0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记录平凡,成就伟大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中国人的一天

  • 06.08

  • 2017

  • 70岁爷爷迎第17次高考 

    曾上午捡破烂下午复习

  • 闻道君

  • 17年,能够让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成为一名上高中的学生。但17年来,辽宁阜新的康连喜只是在做一件事:高考。16年参加高考,16次屡败屡战,今年,这位70岁的“爷爷考生”将迎来第17次高考。
  • 闻道君
  • 闻道君 

  • 康连喜与这些年攒下的准考证合影。康连喜出生在农村,从小学到初中一路成绩优异,“没出过班级前两名,就想好好学习谋出路。”康连喜说。
  • 闻道君 

  • “现在每月有300元的补贴,剩下的生活来源就靠捡破烂,”康连喜坦言,这次高考,报名、体检一共得花好几百元,是他一年里最大的支出。他称,现在戴的眼镜还是1993年时购买的。
  • 闻道君 

  • 据了解,他没成家,房子是亲属的。在这间低矮平房里,手电筒是记者能找到的唯一“家电”,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从地面和炕上一直堆到屋顶,仅在炕沿一角留有够一人躺卧的空间,炕沿上码着一摞书本。
  • 闻道君 

  • 据了解,他没成家,房子是亲属的。在这间低矮平房里,手电筒是记者能找到的唯一“家电”,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从地面和炕上一直堆到屋顶,仅在炕沿一角留有够一人躺卧的空间,炕沿上码着一摞书本。
  • 闻道君 

  • 当年发榜后,康连喜收到阜新一所大专的录取通知书,但因对被录取的园林专业不感兴趣,康连喜放弃了这次机会。
  • 闻道君 

  • 康连喜介绍,恢复高考的当年,他因故没能报上名。第二年,他遭遇落榜。“但我心里有个大学梦,一直没能忘。”康连喜说,2002年,55岁的康连喜来到阜新市招考办报名,以往届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 闻道君 

  • 因为年纪大,每年高考时,进入考场的康连喜都会成为焦点人物,老康也很识趣,会向人群热情地打招呼。
  • 闻道君 

  • 从2002年至今,康连喜已参加了16次高考,最好成绩是2009年的303分。
  • 闻道君 

  • 对于今年的高考成绩评估,康连喜认为,今年比去年提高三五十分没什么问题。但因为缺乏系统学习和老师指点,想突破瓶颈很难,“像英语,到现在也只能是基本放弃。”
  • 闻道君 

  • 记者到访的这天,康连喜打算放松一天,迎接考试。他在院子外边寻找一些干柴备用。
  • 闻道君 

  • 他说,他的复习一直很有规律,从每年秋季到次年高考前。“上午捡破烂,午饭后看书,不贪晚。”
  • 闻道君 

  • 摩挲着身旁的几本高中教科书,康连喜说,这些书都是他从旧书摊上淘来的,一块钱一本,一用好几年。
  • 闻道君 

  • “我最理想的还是考数学、物理专业。”如果仍不能如愿,他要一直考下去,直到考上理想学校。
  • 闻道君 

  • 拮据的生活让康连喜不得不在每处精打细算。别的考生打车、坐车赶考,他只有选择骑自行车,花一个小时时间赶考。而为了节省,他的午餐将是自带的馒头就咸菜。
  • 闻道君 

  • 在2014年的高考现场,一些学生家长送给康连喜一些零钱,被他拒绝了。
  • 闻道君 

  • 在2014年的高考现场,一些学生家长送给康连喜一些零钱,被他拒绝了。
  • 闻道君 

  • 记者侧面多方寻访,了解到两方面的解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康连喜不喜欢与人交往,整天独来独往。有村民据此认为,康连喜可能想通过参加高考,持续引发人们关注,他从中获得一种满足。
  • 闻道君 

  • 一位村民认为,倔强的康连喜就是想证明自己。他介绍,康连喜曾当过两年数学代课教师,教得不错。他始终相信自己有数学天分。于是,日子一直过得不好的他,想通过高考来向众人证明一次自己,不达到这个目的,他绝不罢休。
  • 闻道君 

  • “要是高考政策不变,而且身体允许的话,我会一直考到考不动为止。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多下点工夫,好好考考,争取2017年考出个最高成绩。”康连喜说。
  • 闻道君 

  • 欢迎关注闻道君,看更多中国人的生活
  • 中国人的一天

  • 朝闻道

    夕死可矣
  • 闻道君